官微

微信服务

新浪微博

下载客户端

中国军视网APP

iOS版

中国军视网APP

安卓版

网站首页 新闻快播今日头条

2022-01-04 12:51:34

admin

0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剧中华名人明星网报道:2017年11月25号、华影神韵传媒集团南下支队剧组郝文彬董事长(中国红色影视文化联合会会长)、常务总经理何平(副会长)。行政总经理李琦(副会长),外联部副部长苏泽超一行四人赶赴山东济南接受北京著名书法家(在山东济南养病)刘成方源给予南下支队爱国主义教育的捐赠书法仪式。

 刘成方源是以善行天下为宗旨的艺术节作为皇族后裔,他继承了汉高祖刘邦的霸气和侠气,也有着一种不到黄河心不甘的执着勇气。原本,他可以像很多书画艺术家一样过着优越而平淡的生活,但谱爱大众之心却把他的人生完全颠覆,为此他的艺术人生从此充满坎坷。尽管这条路他走得艰辛而孤独,但他并未因此而选择放弃……他就是山东省知名书画艺术家刘成方源。

皇族后裔偏爱“红”如果时间可以退回至遥远的汉朝时代,刘成方源的人生将会是什么样子?但时间不能因此而停止。在他13岁那年,这个偏爱红色的少年为了不至于饿死,他竟然选择了书画艺术。

 生活在英雄豪杰辈出的齐鲁大地,刘成方源的心也像长了翅膀,每天都幻想着做一个侠肝义胆的真正男儿。

 刘成方源最初师从高英培,主要学习语言艺术,这为他后来的表演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八十年初,他师从陈少昂学习花鸟画,随后师从张颜青学习山水,九十年代临摹刘旦宅人物画并到上海家中登门学习。在书画艺术道路上,刘成方源曾经也遇到一些难以逾越的瓶颈,毕竟他没有受过专业的系统教育,每当这时,他就会想起心中的英雄们打天下时的万丈豪情。

  于是,他的心趋于平静,并慢慢开始找差距找不足,正是这种百屈不挠的精神,使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有了独具匠心的创新。多年来,他创作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均到了很多艺术大家的一致好评。

  红色是刘成方源创作的主旋律,正如他活泼豪爽的个性,他要让每幅作品都鲜活起来,并让它们在琳琅满目的作品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他先后创作的领袖与人民、工农兵、陕北情、等系列作品无不反映其坚定的信念和真挚的情感。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文化部以及电视台、报社、人大代表及港澳台同胞收藏。

  热衷慈善做公益

 “发迹晚与流传久远成正比”又像是一种恒古不变的真理。随着时间的锤炼,刘成方源的作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收藏家、企业家和外国友人的喜爱。随着名气的日夜提升,他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而是将创作之路放慢了脚步,并把目光转向了慈善公益。他先后捐助了四禅寺小学、小万德小学、马山中学、关王小学、李所小学,九女泉小学、柳营幼儿园、长清新屯中心小学、东平古台寺小学、章丘圣井中学、章丘南洼村老年人活动中心、老湖九女泉书屋以及沾化县古镇非物质遗产捐献,还先后捐助济南市三胞胎、泰安困难学生、困难高中学生,捐款捐物近30万元,捐出的慈善艺术品已超过800万元,设立了个人冠名慈善基金10万元用于困难学生。创办村办书画院,下基层传播文化,代表济南市民参加了张刚大篷车扶贫活动、参政议政提出多项利民提案等等,刘成方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中国雷锋式艺术家,并为中国慈善事业尽心尽力。

  每一次捐助,他的心灵除了无比欣慰外,又频添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毕竟中国那么大,需要帮助的群体还很多,他的脑海里立刻闪现出一幅永远的爱心之画,他要将毕生的心血给这幅画注上最美的色彩。或许在“创作”和完善这幅“作品”的道路上荆棘密布,他也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绝不中途退缩。正是这样一位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七尺男儿,在大众心目中是个大好人的他,在不经意的情况下了解到重走南下支队之路爱国主义教育公益系列活动(南下支队一带一路)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形式在默默的在为国家做事,因此他千方百计找到剧组要献上自己的爱心,他不但捐了自己部分作品,还要组织身边的百位书法家集体来捐赠书法给南下支队剧组,以实际行动支持这场中华复兴梦之信仰重树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加活动的有部分济南名流以及济南刘氏宗亲总会的数十人,刘成方源老师现场提议让刘氏宗亲会长作为南下支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济南宣传处负责人,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南下支队一带一路来响应习主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精神。

 此次剧组奔赴济南接受捐赠是被刘老师的大爱所感动,刘老师在一年前得了重病,现在行动也不是太方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都要予以南下支队爱心支持是多么高尚的品质,这次捐赠足以说明著名书法家刘成方源是一个身残志不残、为实现中华复兴梦予以爱心奉献的典范人物。

右1苏泽超、右2郝文彬、右三刘成方源、右4何平、右5李琦


右1济南企业家王总

右1济南公益协会会长

南下支队捐赠http://blog.sina.com.cn/s/blog_b11ae8430102wyd9.html